開創檔案庫房大容量智慧管理新模式!這項檔案黑科技項目成功通過國家檔案局驗收!
2016年1月1日正式實施的《會計檔案管理辦法》對原始憑證、記賬憑證等的保管期限由15年延長至30年。業務量的增大與保管期限的延長,對金融企業檔案庫房存儲能力和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這一背景下,融安特股份聯合相關單位于2019年共同承擔了國家檔案局科技項目“基于低頻次利用的金融行業憑證類檔案大容量存儲解決方案研究”,旨在研究適用于金融行業檔案庫房紙質檔案大容量存儲、低頻次調閱的智慧管理模式。經過近兩年的研發調研,該項目圓滿完成,于近日驗收成功,并獲得國家檔案局評審專家組的高度評價!
專家們一致認為:該項目形成了一套適合于該類檔案大容量存儲的庫房管理模式,為實現該類檔案高效率、低成本、智能化管理提供了可行的、可復制的思路和方法;具有良好的適應性和可推廣性。
具體意見如下:
1.項目組針對金融行業紙質憑證檔案保管利用業務特點,以專用檔案裝具及相關設備設施和信息化技術綜合運用為研究對象,提出了滿足該類檔案大容量儲存解決方案。研制了專用大容量儲存設備,并依托信息化、機械化設施設備實現了檔案庫房無人管理,形成了一套適合于該類檔案大容量存儲的庫房管理模式,為實現該類檔案高效率、低成本、智能化管理提供了可行的、可復制的思路和方法。
2.項目組制定了相關企業技術標準,設計了專用檔案管理設施設備通訊協議的數據接口,以解決檔案庫房物聯平臺的適配性問題,具有良好的適應性和可推廣性。驗收專家組希望項目組能夠繼續深化相關標準研究,加快研究成果轉化工作。
項目實施亮點
1.研制檔案專用大容量存儲智能設備,低成本提升庫容量
本項目在智能密集架基礎上研制了一種大容量智能存儲設備。該設備以箱為存儲單元,架體高度設計在4-6.5米之間,可根據庫房現狀靈活調整。存儲量提升50%以上,有效降低存儲成本。
2.創新機器人自動化解決方案,突破“人找檔案”,實現“檔案到人”
本項目將智能存儲設備和AGV機器人研發適配,自動巡航檔案庫房,實現對實體檔案自動入庫、上架、下架、出庫、盤點等,取代人工作業,提升工作效率,節省人力成本。
3.應用超高頻RFID技術,實現實體檔案全生命周期管理
應用物聯網RFID技術及設備,實現檔案從生成、封裝、移交接收到出入庫、上下架全流程跟蹤管理,有效提升檔案管理水平和效率。
項目實施價值
本科技項目成果,具有以下四大價值:
1? 提升憑證類檔案存儲容量,降低存儲成本。
2? 替代人工檔案查找、搬運、盤點作業,降低人力成本。
3? 實現批量檔案快速、準確移交接收等,提升檔案管理水平。
4? 多重科技保駕護航,確保實體檔案安全。
未來,融安特將在專家組意見和建議基礎上,進一步深化檔案專用大容量存儲設備和智慧檔案無人庫房的完善優化工作,并大力推進科技成果在金融行業的推廣和應用。同時,將繼續探索新技術在檔案行業的應用,為檔案事業高質量發展貢獻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