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北區檔案館新館正式啟用
6月6日上午9點半,市北區檔案館在綏寧路19號舉行新館開館儀式。檔案館新館按照國家一級綜合檔案館、國家示范數字檔案館標準設計,是集前瞻性、實用性、智能性、綠色性、文化性并具備“五位一體”功能的區縣級綜合檔案館。建筑面積約為1.1萬平方米,總投資超過1億元。
新館于2018年底基本完工,6月6日正式啟用,分為地上6層、地下2層。館內設有700㎡文檔服務中心,可接待40人同時查閱;設有藏書量超2萬冊的“知庫”,部署自助借閱系統,與全市各圖書館聯網,通借通還。館內設有三個展廳和一個臨展區,分別是位于一層的綜合展廳、民俗展廳,位于四層的特藏展廳和位于六層的臨展區,展示區超過2000㎡。一層的綜合展廳以市北區發展的老照片為主,結合點觸屏、VR場景再現等智能化影像,展現了市北區從建置歷史、區劃變革到經濟建設、社會發展的宏偉歷程;民俗展廳則展示了市北區的海云庵廟會、臺東市集、里院生活等人文景觀。
檔案館藏是檔案館的重要功能之一。新館庫區面積超過3000㎡,可滿足50年檔案進館需要,館藏檔案主要是建國以來原臺東區、原市北區和原四方區黨政機關、群眾團體以及區屬撤銷機構的檔案,館藏檔案共20個門類,256個全宗,21萬余卷、件(冊),主要門類有:文書檔案、科技檔案、會計檔案、聲像檔案、婚姻檔案、著名人物檔案、譜牒檔案、實物檔案等。新館采用了全程電腦操控的智能化管理系統,創造恒溫恒濕的保管環境,極大提升使用效率與安全標準。
除按國家規范設置的專業技術用房之外,新館還設有80座報告廳、40座影音廳、80㎡黨員活動室及多媒體會議室等功能用房。整個新館承接市北區“綠色建設科技城”的理念,按照綠色建筑三星級(最高級)標準設計,已通過住建部綠色建筑設計標識認證,是國家綠建新標準實施后的全國第一家綠建三星級綜合檔案館,也是青島市第一個綠建三星級并納入《中國超低/近零能耗建筑更優實踐案例集》的單體公共建筑?!氨热邕@個日光轉換系統,是收集了日光,通過折射的原理,將自然光引入室內充當光源,可省電80%以上?!睓n案館相關負責人介紹,檔案館的整個造型和外觀色調就像靜躺于歷史長河中的一塊磐石,寓意其歷經歲月滄桑,因沉淀而厚重,見證歷史變遷,因傳承而博大。設計采用陶土板立面,增加了建筑的歷史厚重感和滄桑質感,用深咖色格柵和玻璃將磐石的北、西、東面切割開來,一面形成如同河水在磐石上留下的痕跡,一面又讓建筑體塊有了虛實對比。三段“痕跡”,東面形成了新館主入口,西面形成了觀賞河西河景觀帶的良好視野窗口,而北面則對住宅日照形成了退讓,讓整個建筑更加合理,實用。
此次檔案館喬遷新址,是市北區發展史上的又一大事件。市北區檔案管理機構最早成立于1953年3月,歷經兩次區域合并,1994年5月由原臺東區檔案館與原市北區檔案館合并組成新的市北區檔案館;2012年12月又由合并后的市北區檔案館與原四方區檔案館再次合并,組成現在的市北區檔案館。
市北區檔案館圖覽
圖 市北區檔案館新館正立面
圖 大廳(展覽序廳)
圖 綜合展廳一角
圖 民俗展廳一角
圖 特藏展廳一角
圖 知庫一角
圖 文檔服務區
圖 庫區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