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檔案工作者,讓檔案事業更有影響力
中國檔案學會消息,7月25日檔案從業者安全保護專題研討會將在南京召開。
這是繼2018長沙·檔案從業人員健康保護專題研討會,國內第二次以“檔案從業者健康保護”為主題召開的研討會,也是檔案機構改革后第一次以“檔案從業者健康保護”為主題舉辦的研討會。
檔案工作者是檔案事業長遠發展、科學發展的保證。國家檔案局局長李明華指出,“事業發展需要人才的支撐”。
過去幾年,中國檔案事業發展成績顯著,和檔工作者的敬業奉獻、擔當作為、堅守執著分不開。
國家檔案局官網披露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國共有各級各類檔案館4210個,全國各級國家綜合檔案館館藏檔案65371.1萬卷(件),館藏電子檔案162.9萬GB;全國各級國家綜合檔案館接待利用者659.4萬人次,提供利用檔案2078.0萬卷(件)次;全國各級國家綜合檔案館接待電子檔案利用者218.6萬人次,提供利用電子檔案519.9萬件次。
檔案工作者肩負著“為黨管檔、為國守史、為民服務”的使命,奮戰在一線,有的檔案工作者一生崗位都沒變過,可以說人生全部獻給了檔案事業。
在2018檔案從業人員健康保護專題研討會的一次線上測評活動,從事檔案工作超過10年的檔案工作者超過50%,女性更是占比高達70%。
檔案工作者因為工作受傷,甚至患病,時有發生。蘭臺之家社群,三月份的一天就有兩位檔案工作者意外受傷。一位成都的檔案工作者在整理實物檔案時,手背被刮傷;一位浙江的檔案工作者在搬運檔案時,食無名指尖骨不幸被庫房門夾碎。
圖:2019年3月9日蘭臺之家社群
圖:2019年3月9日蘭臺之家社群
檔案工作從來都不是一個人或一個部門的工作,檔案工作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征程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無法替代的作用。從中國高鐵到中國水電,從一帶一路到境外投資,從“中國天眼”(FAST)工程背后的檔案工作到深中通道項目檔案管理工作紀實,檔案工作者的身影貫穿項目全程,檔案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現實情況卻很骨感,社會各界缺乏對檔案工作、檔案工作者的理解,很多人的印象還停留在90年代;很多單位都是一位檔案工作者挑起了全部檔案工作,有的甚至還身兼數職。
我們看到,《政府投資條例》7月1日實施,明確要加強項目檔案管理,做不好檔案工作,甚至要對負有責任的領導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我們看到,國家檔案局發布《機關檔案管理規定》,2019年1月1日起施行,明確了檔案工作開展必須有的人員、設施、管理要求。
我們看到,關于檔案安全,國家檔案局2019印發《檔案館安全風險評估指標體系》,也明確了人員安全的要求。
檔案安全是檔案工作的底線,是檔案事業的根基。檔案工作者的安全保護,也不容忽視,需要社會各界、各級領導關注。
檔案工作者的意外受傷,健康受損,每一天都在發生。
比如檔案整理、檔案修裱、檔案搬運、檔案裝訂、檔案數字化、檔案庫房管理等,任何一個環節,一不小心就被刮傷,或者發生意外傷害。長期在封閉檔案庫房工作,溫差傷害、庫房空氣污染、防蟲藥污染、有害生物污染等等,這些都會影響身體健康。
在全國檔案行業一次調查中,有54.63%的認為,檔案行業已經普遍存在職業病。39.35%的認為部分特定崗位存在,僅有3.24%的人認為沒感覺到職業病。
關注檔案工作者,不論從“健康”方面,還是從“安全保護”方面,都是為檔案事業更好的發展做基礎,同時,這也是檔案從業人者心聲,也是一個時代的課題。
國家檔案局局長李明華在全國檔案局長館長會議上的工作報告中指出,要確保設備安全,設備本身也可能會成為檔案安全的隱患,可能對檔案和人員造成危害。
2017年河北石家莊綠色檔案館建設研討會,國家檔案局副局長付華指出,要創建適合檔案和檔案工作者的綠色工作環境,注重檔案庫房的消毒、消防和空氣質量。
全國政協委員楊冬權、雷鳴強曾先后在兩會建議,國家應進一步出臺和完善相關政策,設立檔案工作者崗位津貼,切實加強對檔案工作者身體健康的保護,以進一步體現黨和國家對檔案工作的重視和對檔案工作者的關愛。
我們相信,隨著智慧城市、數字中國、中西部綜合檔案館建設等戰略和政策的實施,各地的檔案保管條件將進一步提升,檔案庫房設施設備配備走向現代化,檔案工作者工作環境也將得到改善。
本次7月25日檔案從業者安全保護專題研討會,是檔案事業發展所需,也是檔案工作者所需。據會議方介紹,研討會將有數位檔案行業內外的專家出席,國內數十家檔案服務企業參展,他們將為檔案工作,檔案工作者的安全保護,帶來怎樣的思考和分享,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