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全國檔案館館長論壇精彩演講、精彩瞬間(下篇)
為推動新時代檔案事業發展,經國家檔案局批準,由中國檔案學會主辦的館長論壇23號在北京舉行,會議期間同時舉辦“檔案新技術新產品展示會”,展示會將持續到25號。
以下是蘭臺之家在現場記錄整理的講話要點,僅供伙伴們參考、學習,有任何問題,敬請“留言”。更多論壇照片,請查詢蘭臺之家“精彩瞬間”,長按保存、下載。
國家檔案局一級巡視員許卿卿主旨演講《以專業完善檔案館基本功能 以特色集聚檔案館發展功能》
第一個是檔案館現在面臨的挑戰。面對新生事物的無力感,也會讓我們焦灼不安。但是越是在這樣一個充斥著變革改變的時代,我們越要有堅守職業初心的定力,迎接挑戰,承擔好法律賦予我們的基本職責,扎實做好我們自己的本職工作,從專業化的角度不斷完善檔案館的基本功能。同時我們也需要有積極尋求改變的勇氣,從特色化這一角度,不斷豐富檔案館的社會功能,從而為檔案館乃至整個檔案事業的發展注入新的功能。
第二個是檔案館應該堅持回歸的本源。從專業性的角度不斷完善檔案館的基本功能。
第三是檔案館需要找到自身在社會發展中的一個角色定位,在從而要找到新的發展的動能。不論是客觀需求還是主觀求變,檔案工作都必須要做一些改變,要找到檔案館在國家現代化治理中的位置,找到與不斷變化的社會公眾需要的契合點,也只有這樣我們的事業才能有新的更大的發展。
我一直有這種感覺,就是與幾十年前我剛從事檔案工作的時候相比,檔案工作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如此深入的滲透到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領域和各環節,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如此深刻地影響到中國廣大人民群眾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我相信在未來中國檔案將越來越顯示出它的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檔案工作也將在走向依法管理走向開放走向現代化的道路上標注新的高度!
全國檔案專家 全國檔案領軍人才 青島市檔案館副館長 楊來青主旨演講《再信息化:檔案館發展戰略的思考 》
第一個問題就是對檔案館信息化工作再認識。我們檔案館做信息化工作,到底將產生哪些意義?
第一個是對人類社會的記憶體系,帶來一個革命性的變化。毫無疑義,檔案記錄是人類記憶的中樞,是核心的內容。檔案工作發生變革,它不僅影響檔案館,回過頭去,我們放眼未來的幾十年,幾百年以后,看我們現在做這個工作,實際上是為未來高效的便捷的利用檔案,提供了很好的一個基礎。不僅是檔案館的事情,我們做的事情,同時是為社會做貢獻。
第二個巨大變化,由模擬信號到現在數字信號的檔案資源管理,引發檔案館工作模式巨大變革。實際上在業態方面當中產生了巨大的變化,這個變化對檔案工作影響也是革命性的,這個影響我們需要看懂,但是,是不是數字檔案館建設已經盡善盡美?我個人認為數字檔案館建設或者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永遠在路上,因為技術再發展,需求在發展,我們不可能做到一定程度,然后固步自封,達到頂峰。
從檔案信息資源建設這個角度,我們來分析現在數字檔案館有什么局限性?我們現在數字檔案館,它的理念是數字化,核心東西是數字化。我們是把檔案改變了,變成了一個數字化的成果。它改變的是什么?固然從手段上工具上看,由紙質檔案改成了電子這個檔案,但本質東西沒有發生變化。為什么呢?我們以前看的檔案是通過人的肉眼看,現在無非是改變了檔案的呈現方式,就是由紙質的呈現變成視頻方式的呈現。
我們目前雖然做了一些像ocr、雙層pdf等等工作,但是我們沒有拓展起來,我們沒有對檔案的內容進行深度的控制。我們現在對檔案信息內容的控制的層級、深度、力度是不夠的,所以我們現在工作當中還要做大量工作,要在信息化建設方面要采取工作。對于數字檔案館,在檔案信息利用這個角度看,依然有它的局限性,非常明顯。
第三個從檔案館信息流角度來分析,數字檔案館現在的局限性。數字檔案館遠遠沒有涵蓋檔案工作信息、工作信息和業務信息。這恰恰是數字檔案館任重道遠的一個主要原因。在數字檔案館的環境下,我們工作中還有大量的事情還是手工在做。當前,我們的工作量急劇增加,人手增加的可能性不大,更何況人員的管理當中難度也非常大。在這種環境下,如何把人工替代這條路走通,通過計算機來真正提高工作效率,這是我們當前需要考慮的很重要的問題。所以說數字檔案館,我們為什么要提出再信息化,是針對這個提出來的。 第二個問題檔案再信息化戰略的現實價值。這個戰略目的是為了尋求新突破,實現新的發展。再信息化戰略是什么?我個人想,因為現在還是在理論研究階段,很不成熟,拋磚引玉,我想是在檔案館發展新目標新戰略的引領和激勵之下,采用新一代的信息技術,拓展和深化檔案管理信息化工作,推動檔案館信息化,實現迭代發展的新戰略。
首先迭代發展的意思并不是我們以前的東西不能用了,再信息化戰略是在以前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它的實質是什么呢?它主要是基于檔案館信息化的既有成果,對檔案館信息化再認識,再拓展再提升。追求的目標是什么?追求的目標是信息化與檔案館工作深度契合和高度融合。實際上我想說的是,在檔案館當中實行信息化加戰略,在檔案館當中只要能夠信息化的內容,我們應該充分考慮信息化手段來做這件事。 就是以智慧檔案館建設為方向,推進檔案館實現智慧型的成長。這里我還是堅持用智慧檔案館這個概念,當然我也非常同意,我也非常認同,我們現在很多企業做智慧檔案館,是理解成通過館庫、通過設備等等來進行館庫的智能化,我非常同意,但是我們智慧檔案館當中既包括這些信息,同時也包括我們對內容智能化的進行一些發掘,同時對我們的檔案館的業務工作進行智能化的系統進行管控。 最后我們要實行再信息化戰略,它需要有一定環境。給我們各界的領導提幾個建議,一方面要開展對未來檔案館信息化發展方向的戰略性研究,走到十幾年以后,未來應該怎么辦?這個應該提前做怎么設計?第二需要對新一代信息技術在檔案館的應用開展適用性研究。第三個提出新型檔案資源管理和開發的指南,主要是大量的游離在我們之外,這些東西我們沒做。第四個,知識和引導和支持新型數字展館建設試點工作,實際上是包括智慧檔案館。第五個也是建議國家檔案局在適當時期對我們的數字檔案館建設起來進行修訂。
有很多地方可能是不正確,拋磚引玉,也請同志們予以批評指正!
全國檔案專家 全國檔案領軍人才 安徽省檔案館館長 黃玉明
主旨演講《適應新形勢 展現新作為 》
檔案館如何適應體制變化,完善工作機制,在深化改革后,在改革中和改革后加強檔案工作呢?重點明確三個方面,適應體制變化,完善工作機制,重新審視檔案主體地位,明晰目標職責和共同方向。
我們各級檔案部門和廣大黨員干部,應當堅決擁護改革,適應改革,支持改革。至于為什么說檔案館是檔案事業的主體,那么檔案界曾經有過爭論,但是多數同志還是持肯定意見的,認為檔案館是集中保管檔案的文化事業單位機構,是檔案事業的主要部分,是國家檔案事業發展水平的標志。這次機構改革后,檔案工作只能加強,不能削弱。
因此我們必須重新的審視,增強對檔案館在檔案事業中主體地位的認識,我補充談六個方面:一是檔案館是檔案的最終歸宿地。二是檔案館是各類檔案的集結地。三是檔案館是檔案價值的高地。四是檔案館是檔案利用服務陣地。五是檔案館是檔案安全保管基地。六是檔案館是檔案工作者人才高地。
重新審視和理解檔案館是檔案事業的主體,不僅有利于理解改革的大局,謀劃事業發展,也有利于檔案館干部職工增加歸屬感,身份認同角色意識,增加責任感和使命感。 明確目標職責和共同方向。檔案機構改革,局館分設,政事分開,檔案館的同志應當心無旁騖,咬定目標,聚焦主責主業。檔案機構改革當然事業主體地位更加清晰,應當更好地發揮檔案館功能,進一步明確建設方向。我理解檔案館的目標職責和共同方向可以概括為“3455”。
3是指檔案工作三項目標?,F在只當館長了,那么行政手段沒有了,但是我們的資源還在,資源就是我們的王牌。因為檔案館的地位,上午李明華局長也講的很透徹,從根本上說是由資源決定的。所以做檔案館工作要樹立資源為王的理念。檔案館工作要努力實現三個目標,或者說要做到三個最大限度。一是最大限度的豐富檔案資源,二是最大限度的延長檔案資源的壽命。
三是最大限度地開發利用檔案資源。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的工作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4是指檔案工作的思想職責。關于機構改革后,檔案局檔案館的職責劃分,李明華局長在今年工作報告當中做了明確表述。檔案局的職能概括起來就是五個關鍵詞,規劃、立法、執法、督導和宣教。那么檔案館的工作職能概括起來就是四個字,收管存用。5第一個5是指檔案館的五項功能,也就是通常所講的五位一體,即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檔案安全保管基地、檔案利用服務中心、政府信息公開查詢中心、電子檔案備份管理中心。第二個5呢,五個建設方向概括起來就是要建設國家館、綜合館、公共館、數字館和智慧館。五館建設沒有排他性,在實際推進過程中完全可以一起著力,無關貢獻。
天津市檔案館 方昀主旨演講《檔案館職能定位與展望》
檔案館應該成為培元鑄魂的這種根脈?;昃褪敲褡寰?、民族魂,那么,檔案館要堅定為堅定四個自信,提供民族精神服務!檔案館在守護歷史,構建民族記憶,形成對中華民族的認同,塑造民族精神,堅定四個自信,打造民族精神上面都會發揮著積極作用。要從大事業角度做好檔案與歷史的溝通,也就是說要深入挖掘檔案中的所蘊含的它的價值。
上海市檔案局副局長、副館長邢建榕主旨演講《用檔案講好故事——以上海市檔案館為例》
我們上海市檔案局的法規處有一個故事會的巡講。從2013年開始,這個故事會主要是講檔案法制的,也拓展講檔案的方方面面的,宣傳檔案人,講檔案里的故事。走進軍營,走進學校,走進企業,也在我們檔案日的主會場,包括其他會場進行了多場演講。從2013年開始已經進行創作,改編了47個故事,講演了90多場,受眾達4萬多人次。故事巡講也被評為2015年優秀文化傳播項目,現在是上海市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品牌的項目。那么也有好多同志說故事會還是比較傳統,等于是類似于以前我們傳統的味道。
那么是不是會太傳統了,但我覺得什么呢?如何講好上海故事,講好中國故事,講好黨的故事,主要是要靠一些新的手段來進行創新。首先我們的這個故事從哪里來?那么我們的基本思路還是從這個檔案里面挖掘故事,從檔案工作中挖掘故事,從檔案里面宣傳先進人物,但我們檔案系統的同志寫,好多搞歷史,也很容易陷入到老套的故事里面去。
所以我們要求以新為主,一些故事人物還都是健在的典型,先進典型。比如地鐵公司的上海地鐵公司的總工程師,中國工程院的院士、科學家,大飛機公司的全國勞模、大國工匠,還有C919首飛機組的機長,那么我們有時候講故事的同時,把他們也請來把這些故事主人公請到臺上,讓他們也直接講這個故事背后的故事。 那么講故事的意義到底是什么?我們覺得它不僅僅是為了宣傳故事中的先進人物,主要是通過故事弘揚一個精神,傳播一種正能量,以此去接力鼓舞聽故事的人,像故事的主人公那樣,為了自己的理想去奮斗,去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