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檔案資料管理的建議
2019年12月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嚴重侵襲了人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并迅速影響到社會各個層面,引發了全國乃至全球的強烈關注。自2020年1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作出重要指示以來,全國上下,萬眾一心,紛紛投入到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在這場抗擊疫情的斗爭中,千萬不可忽視檔案資料管理和利用工作,檔案部門應該作出職業反應,主動積極作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檔案資料管理,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貢獻力量。
一、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檔案資料管理的必要性
1.疫情防控工作檔案資料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經驗得以總結,規律得以認識,歷史得以延續,各項事業得以發展,都離不開檔案?!毙滦凸跔畈《靖腥镜姆窝滓咔榉揽毓ぷ鳈n案資料,是指在防控疫情工作過程中形成的有價值的各種門類與載體的文件材料和數據等,主要涉及黨和國家有關部門及領導的批示講話、重大決策部署、相關政策文件、會議紀要、協調機制、防控方案與措施、衛生檢疫、醫院診治、科研攻關、物資保障、社會動員與捐贈、社會綜合治理、工作匯報與總結、檢疫監測、疫情統計、輿情治理、媒體報道與宣傳、社會參與、國際合作等。這些檔案資料是見證黨中央領導全國各界眾志成城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重要歷史記錄,其中蘊涵著大量的經驗、知識和教訓,對我們今后重大疫情和突發事件的防治與研究具有重要參考借鑒價值。譬如,2003年的SARS(非典型肺炎)事件為此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提供了重要經驗:政府及相關部門汲取SARS期間北京小湯山醫院的成功經驗,火速建設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由抗擊SARS“老兵”鐘南山院士擔任組長的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機制科研攻關專家組,基于扎實的專業知識和應對SARS的經驗,為此次疫情防控作出了重要貢獻;馳援武漢的全國各地醫療隊中,有不少人員參加了17年前的抗擊SARS斗爭。正是因為有應對SARS事件的檔案資料和相關經驗積累,才讓我們在過去的17年里得以反思與進步,從而促使有關傳染病防治的人才隊伍、平臺條件、技術儲備和專項研究得到重要發展,這為此次高效有力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增加了不少信心和成功的砝碼。
然而,從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發展及其影響來看,確診病例規模及影響已超過SARS事件。據《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報道,截至2020年2月2日24時,我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17205例,累計死亡病例361例;全國共有31個省、市、自治區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不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臺灣地區),世界衛生組織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劃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可見此次疫情防控形勢的嚴峻性。因此,管理好這次疫情防控工作的檔案資料,就顯得極為重要。這不僅能夠為日后可能的突發疫情防控與科研提供有益的參考,而且還將在建立健全突發性疫情的監控與聯防機制、完善防護救治與綜合保障體系、優化疫情輿論引導與輿情治理、深化疫情防治國際合作、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等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
2.疫情防控工作檔案資料管理具有一定的復雜性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嚴峻斗爭中,黨中央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全國各地、各部門自上而下積極按照黨中央的決策部署,成立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落實聯防聯控措施,疫情防控呈現群防群治的局面。在此背景下,疫情防控工作檔案資料管理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具體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一是檔案資料的形成具有偶然性與隨機性。疫情防控工作檔案資料主要來源于疫情防控工作,其隨著疫情的發展變化而變化,疫情的突發性和發展的不確定性決定了防控工作的被動性與隨機性,這必然影響檔案資料的形成情況。二是檔案資料來源廣泛且分散。疫情防控工作涉及的領域之多、部門和機構之多、范圍之廣、影響之深均前所未有。因此,其檔案資料的來源也非常廣泛和分散,既有官方的抗疫文件資料,也有非官方的抗疫紀實。這些檔案資料主要分散在社會各個領域、行業、機構和部門。三是檔案資料類型多樣、結構復雜、數量龐大。疫情防控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其相關部門和社會主體參與度高,各項工作相互交叉,檔案資料的形成渠道多、類型繁多、載體豐富、涉及面廣、結構復雜多樣,數量十分龐大,主要包括綜合類、醫療救治類、督查類、信息咨詢類、疫情類、物資保障類、國內外合作交流類、新聞宣傳類等,既有結構化的文件資料和數據,也有非結構化的信息和數據,既有紙質文件,也有電子文件。四是檔案資料的收集和管理難度大。一方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是一種傳染性極強的傳染病,除醫務人員外,其他人員一般難以進入病區一線,給檔案資料收集整理帶來難度;另一方面,疫情防控工作中,各地區、各部門、每個人都處于高度忙碌和緊張狀態,加之沒有事先明確疫情防控工作中檔案資料收集管理范圍、層級管理制度、移交管理制度等,使得檔案資料收集整理工作易被忽視,導致檔案資料收集整理很難齊全。五是檔案資料的現實利用率高。當前,各級黨委和政府部門正在積極研究疫情更優應對方案、專家團隊正在攻關新型冠狀病毒的相關問題研究,需要不時查看疫情防控工作的相關檔案資料,不利于及時收集、整理與歸檔?;谝陨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檔案資料管理困難重重。
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檔案資料管理的建議
1.出臺疫情防控工作檔案資料管理意見,盡快謀劃疫情防控檔案資料管理工作
建議國家檔案行政管理部門聯同國家相關疫情防控部門加快制定和出臺《關于認真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檔案資料管理的意見》,重點明確全國各地區、各行業、各部門和各級疫情防控工作機構管理疫情防控工作檔案資料的職責與要求,鼓勵、支持和規范社會力量參與疫情檔案的收集與整理工作,確定疫情防控工作檔案資料收集管理的范圍、內容、標準,明確不同來源、不同類型、不同載體、不同形式、不同格式疫情防控工作檔案資料的管理方式與方法,明確疫情防控工作檔案資料收集管理的保障措施,爭取做到疫情防控工作與輿情防控工作檔案資料管理相協調,努力實現疫情防控工作的珍貴檔案資料能夠得到及時、全面、高效的管理。2003年SARS事件發生后,全國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揮部辦公室和國家檔案局發布的《關于做好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收集歸檔工作的通知》,就對全國SARS防治材料的收集、整理、歸檔、利用工作起到了積極指導作用。
2.積極主動跟進疫情防控工作,組織力量參與抗擊疫情工作全程檔案資料管理
建議各地區檔案機構和部門提高政治站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切實履行職責,主動請纓,積極組織力量參與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的檔案資料管理,可以采取線上和線下兩種方式,按照應收盡收的原則和規范化管理的要求,協助、指導疫情應對部門、相關臨時成立的組織機構、疫情防控工作人員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檔案資料的收集、整理、歸檔、管理和利用工作,確保疫情防控工作做到什么程度,檔案工作就跟進到什么程度。一方面,要注意收集記錄和反應疫情防控工作全過程的檔案資料(包括實物檔案),以防止相關檔案資料的流失;另一方面,要按照相關標準管好檔案,為將來實現檔案資源的共享利用提供便利。2003年SARS事件中,有不少地方檔案部門及工作人員深入一線,協助相關部門整理檔案資料,為SARS事件檔案資料的管理工作作出了重要貢獻。
3.加強對疫情防控工作中業務檔案資料的收集與管理,切實保護好疫情防控工作的珍貴記憶
建議各級各地檔案部門聯合參與疫情防控工作的相關部門,加強對疫情防控工作中業務檔案資料的收集與管理。此次疫情防控工作是新時代首次針對特別重大社會公共衛生事件采取聯防聯控和群防群治的重要實踐,社會各界均在黨中央的統一領導下,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和途徑全力抗擊疫情。在此過程中形成的大量業務檔案資料容易被忽視,主要包括在疫情防控中科研機構和人員攻關疫情防治形成的過程性記錄和數據,新聞媒體在直播、采訪過程中的相關紀實資料,相關人員在疫情抗擊中形成的工作筆記、總結與匯報,為抗擊疫情作出犧牲和貢獻的人物和事跡,反映全社會廣泛參與抗擊疫情的感人事跡(包括反映軍人、醫護人員、志愿者等各類救援人員不怕危險、不辭辛勞開展疫情防控行動的“請戰書”等文件材料、社會各界的捐贈記錄、抗疫日記),民間防疫抗疫的相關文化創作、文學作品、影視作品、故事,農村地區防控疫情的做法與經驗等。這些業務檔案資料生動形象地記錄著全社會眾志成城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真實情況,是抗擊疫情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得到應有的管理,確保疫情防控工作的珍貴記憶得以留存。
4.重視和加強抗擊疫情工作中社交媒體檔案與網頁信息的收集與管理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集中爆發在春節期間,為減少人員流動,避免交叉傳染,防止疫情進一步擴大升級,全國各地在啟動一級應急響應后,全國人民響應盡量不出門、不串門、不集會、不聚餐的號召。政府部門和全國人民群眾通過廣播、電視、新聞客戶端、政府網站、網絡新媒體(主要指微信、微博、短視頻軟件)等關注和關心疫情發展態勢。前者通過以上渠道發布疫情信息,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宣傳教育、心理疏導、辟謠;后者通過以上渠道關注和討論疫情發展。一時間,網絡成為發布疫情信息和討論疫情進展的主陣地,人們通過網站、微博、微信等新媒體表達自己對疫情的觀點、看法。譬如,網友通過觀看網絡直播密切關注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建設進度,累計觀看人次逾2億;微信公眾號“丁香醫生”推出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實時動態更新頁面,瀏覽人次逾12億;新華社和《人民日報》在微信公眾號和微博上及時發布疫情信息、宣傳疫情防控一線的感人事跡,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弦。全國各界通過網絡和新媒體對疫情的關注與討論,產生了海量的社交媒體檔案和網頁信息。這些檔案和信息主要包括文字、圖片、視頻、錄音等,集中反映了全國人民對疫情的經歷體會和心路歷程,以及對各級政府部門應對疫情措施的態度,體現了社會輿論的發展態勢,是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建議檔案部門、數據管理部門、疫情防控部門應該加強合作,采取有力舉措,加強對在抗擊疫情工作中產生的社交媒體檔案與網頁信息的收集與管理。
5.充分發揮檔案部門的專業優勢,為疫情防控做好服務工作
建議全國各地各級檔案部門發揮專業優勢,為疫情防控做好服務工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治理國家和社會,今天遇到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在歷史上找到影子,歷史上發生過的很多事情也都可以作為今天的鏡鑒。中國的今天是從中國的昨天和前天發展而來的?!睓n案中保存了許多關于危機應對的歷史數據和信息,檔案部門要加強對這些數據和信息的挖掘分析工作,摘編集中反映各地歷史上疫情防治工作中形成的有關文件資料、政策規定、組織協調與社會動員情況、采取的措施及效果、成功的經驗及失敗教訓等,及時提供給政府有關領導、指揮或決策部門,供其決策參考。
6.籌劃和建設“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專題檔案與文獻數據庫”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規??涨?,其產生的檔案資料數量巨大、種類繁多、內容豐富,相關文獻積累數量也日益龐大。這些檔案資料和文獻對于總結和改進防疫工作、進行科學研究、提升社會治理能力、開展宣傳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因此,建議籌劃建設“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專題檔案與文獻數據庫”。該數據庫建設可由國家檔案局牽頭,國家衛健委、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應急管理部、科技部、各地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和圖書館共同參與建設。數據庫主要內容應該包括全面反映疫情防控工作的檔案及相關資料、關于新型冠狀病毒及其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的相關文獻。數據庫應為開放型數據庫,鼓勵相關部門、機構、社會各界人士按照相關標準向該數據庫補充檔案資料和相關文獻,努力把該數據庫建設成為新時代重大公共衛生事件應對工作的檔案和文獻知識庫。
(張斌,中國人民大學黨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檔案學院黨委書記兼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楊文,中國人民大學檔案學院博士研究生。)
原載于《中國檔案報》2020年2月10日 總第3484期 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