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檔案”、“機電兵船檔案”交流會在融安特舉行
緣起蘭臺,見字如面。
2020疫情之下,檔案行業的關鍵詞一定會有“智慧檔案”。8月19日,機械工業檔案館、《機電兵船檔案》編輯部、北京融安特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智慧檔案”、“機電兵船檔案”進行了一場小范圍的交流分享。機械工業檔案館館長蔡萬華、常務副館長李瑞杰、《機電兵船檔案》編輯部主任郭忠、檔案管理服務部部長陳平、行政主管崔楠,融安特董事長童紅雷,公司大客戶二部總監騰飛、蘭臺之家負責人賈偉漢及其編輯團隊劉鵬、李靜出席。
童紅雷先生在致辭中,對出席本次交流討論會的機械工業檔案館、《機電兵船檔案》編輯部的各位領導表示熱烈歡迎和誠摯的感謝。融安特自2015年提出“智慧檔案”,到現在發展到成為行業共識,這是令人欣慰的。融安特一直致力于智慧檔案科技的探索和研發,將堅定不移地朝這個方向努力,期待各級領導、社會各界都支持檔案事業發展,讓檔案更有影響力。
蔡萬華館長表示,隨著科技的發展,檔案的保護技術并沒有得到與時俱進,當前檔案的價值體現具有滯后性,希望通過交流學習,能夠將古老的檔案價值和當代技術的發展找到一個融合點,更好的利用檔案。這次交流分享,希望通過融安特專業的背景和科技的思維,來一起探討學習智慧檔案館建設的經驗。另一方面希望雙方能結合自身的優勢,一起努力為共同熱愛的檔案事業做出貢獻。
機械工業檔案館常務副館長李瑞杰對機械工業檔案館的發展歷史及館藏情況做了詳細的介紹。機械工業檔案館的前身是第一機械工業部技術資料總庫,1981年更名為第一機械工業部檔案館,1999年更名為國家機械工業局檔案館,2005年更名為機械工業檔案館,館名由原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江澤民同志題寫。機械工業檔案館在服務中心、圍繞大局中,做了很多檔案的編研、資政方面的工作,也多次被國家檔案局評為檔案系統先進集體。
《機電兵船檔案》是中國機械電子兵器船舶工業檔案學會的會刊,1985年12月創刊,其前身是《機械工業檔案》和《機械電子檔案》,1997 年底,隨原機械工業部檔案館遷址北京,2019 年《機電兵船檔案》第1期,也是創刊第 200 期。《機電兵船檔案》近年來,在服務四大行業,服務基層檔案工作者中做了很多的努力,未來希望能與蘭臺之家一起,為檔案事業傳播更多好聲音。
北京融安特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卓越的智慧檔案軟件、智能硬件設備的研發設計、生產智造服務商。以物聯網技術為基礎,融合大數據應用、云計算開發為一體的科技型企業。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信息系統集成及服務企業、雙軟企業、北京市專利示范企業、中國空氣凈化行業聯盟(CAPIA )成員單位。
目前智慧檔案建設方面還有很大的開拓和發展空間,童紅雷先生表示,融安特目前核心人才也主要以IT方面的人才為主,主要是想通過檔案科技去改變、創新,服務檔案行業,力求讓整個檔案行業更好,我們一直堅持著“讓檔案更有影響力”這個信念,希望可以和機械工業檔案館、《機電兵船檔案》精誠合作,攜手并進,共同推進檔案科技發展。
與會雙方就智慧檔案技術、未來發展前景及后續結合自身優點,如何創造價值進行了深入的討論,雙方表示希望后期定期舉辦合作交流座談會,讓“智慧檔案”、“機電兵船檔案”更好的服務檔案事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