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開始施行,著名檔案學者覃兆劌: 很多人需要上一堂檔案課
修訂后的檔案法從原來的6章27條擴展到8章53條,條目擴展近一倍,本報就此專訪湖北大學教授、著名檔案學家覃兆劌。在專訪進行當中,他的一位學生打來電話講述求職經歷:一家央企覺得檔案工作帶有“養老”性質,于是給其安排了很多雜事。覃兆劌搖頭:“他們需要上一堂檔案課?!?/strong>

公元前206年,劉邦攻克咸陽,建成才十幾年的大秦帝國土崩瓦解。此時,“諸將皆爭走金帛財物之府分之”,可是蕭何卻盯上了秦朝檔案,“獨先入收秦丞相府圖籍藏之”。掌握了“大秦數據庫”的劉邦變身“知識富豪”,那些戶籍、地形、法令文書,令他“得具知天下厄塞、戶口多少、強弱之處”。
后人評價:“蕭何入秦,收拾文書。漢所以能制九州者,文書之力也?!?/span>
兩千年過去了。光緒二十五年,也就是1899年,在二十世紀的門檻上,根據李鴻章的意見,一次性銷毀了四千五百余捆檔案:“查庫內恭存朱批紅本,歷年存積,木格已滿,……除自光緒元年起至二十四年止正副各本,無論已未霉爛,概行分別存貯,用備將來查考外;其遠年新舊各本及新舊記事檔簿……一并運出焚化。”
這個已經到了末路的王朝,給自己設定的“文件保存期”居然只有25年。在覃兆劌看來,從蕭何奪檔到李鴻章燒檔,看似矛盾的行為背后,有著同一個邏輯。
覃兆劌,國家檔案局首批全國檔案專家暨檔案學理論研究領軍人才,教育部檔案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國家自然基金委重大儀器項目檔案評審專家,工信部高技術項目成果驗收檔案專項評審專家。他原創的“檔案雙元價值觀”理論在海內外具有廣泛學術影響。
雙元價值觀認為,檔案具有工具價值和信息價值,前者強調控制、監督、安全、保密,后者強調適時充分的發掘、傳播、展示、分享;檔案事務的合理與系統均衡,檔案封閉與開放的恰到好處,是檔案事業的更優形態。
在古代社會,檔案屬于皇室的私有物,其價值主要認為是工具價值——權威的政治威懾力和對人、財的控制作用,故基本上處于封禁狀態,在人們眼中實為神秘之物。正是在這種價值取向支配下,古代檔案工作體現了濃重的以控制為理念的神秘色彩,從“天府”“宗廟”“中”“禁中”“中秘”“秘書”“禁室”“藏室”“神諭閣”等古代檔案詞語就可看出。
蕭何奪檔,奪的是工具;工具廢舊了就沒用,還占地方,于是被李鴻章燒掉。工具價值觀支配下的檔案,只會神秘地產生,悄悄地消失。其朝代近者被嚴密封存于“石室金匱”,而“遠年案卷,總不出焚毀之一途”。
時代畢竟在進步,幾年后當張之洞也要處理一批舊檔的時候,羅振玉及時進言勸阻;這批保留下來的清朝內閣檔案,幾經輾轉演變,最后和殷墟甲骨、居延漢簡、敦煌藏經一起,并稱為20世紀中國四大史料發現。
覃兆劌結合案例探討了檔案作為管理方式和管理對象參與國家治理的地位和作用。
只有先進的知識分子和先進的組織,才會明白檔案中蘊含的寶貴信息價值。1931年,瞿秋白為中共中央起草了《文件處置辦法》。這份中共最早的檔案文件管理規定共7條,僅1200余字,但其中蘊含文書檔案管理的重要理念,包括分類編號、存儲檢索、資源建設、安全防范和規范標準。文件末尾,瞿秋白特地寫了一條“總注:如可能,當然最理想的是每種二份,一份存閱(備調閱,即歸還),一份入庫,備交將來(我們天下)之黨史委員會”。
1956年4月16日,國務院公布《關于加強國家檔案工作的決定》:“國家的全部檔案,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各機關、部隊、團體、企業和事業單位的檔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的革命歷史檔案和舊政權檔案,都是我國社會政治生活中形成的文書材料,都是我們國家的歷史財富?!?/span>
2021年1月1日起,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施行,其第三條規定:“堅持中國共產黨對檔案工作的領導?!?/span>
讀+:檔案法這次修訂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覃兆劌:主要包括,新增了“檔案信息化建設”和“監督檢查”兩個專章,對“法律責任”一章進行了擴充;確認了電子檔案的效力;明確規定一切社會主體享有依法利用檔案的權利,將縣級以上各級檔案館的檔案向社會開放的期限從30年縮短至25年,部分檔案可以低于25年;增加關于檔案館不按規定開放和提供利用的法律責任、公民的救濟途徑;增加了突發事件應對活動相關檔案的收集、整理、保護、利用工作機制,等等。
但是我認為,最重大的改變是總則第一條,從“為了加強對檔案的管理和收集、整理工作,有效地保護和利用檔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制定本法”變成:“為了加強檔案管理,規范檔案收集、整理工作,有效保護和利用檔案,提高檔案信息化建設水平,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服務,制定本法?!币簿褪钦f,把檔案工作上升到了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高度。
讀+:檔案對于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有哪些作用?
覃兆劌:這是一篇大文章,我們可以先講兩個案例。
就在一年前,也就是2020年1月,俄羅斯總統普京宣布,將建立向所有人開放的、規模最大最完整的二戰檔案館。此舉的背景,是國際上一些政治勢力指責蘇聯對二戰爆發負有責任。為此,普京先是引用了一批歷史信件來反駁,過了幾天又宣布要建立二戰檔案館,讓那些“出于政治需要而扭曲戰爭事實”的人無機可乘。
再講一個美國案例。美國檔案學者比爾曼在《電子證據》一書中披露,1989年1月19日,里根政府在任的最后一天,美國國家安全檔案局主任提出起訴,要求總統辦事機構在銷毀電子郵件和電子文件之前,必須經過檔案部門鑒定??偨y辦事機構則堅決主張自己有權直接銷毀文件。圍繞此案的斗爭延續了好幾年,在此期間,美國國家檔案館館長曾被判“藐視法庭罪”,因為他沒有盡到保護電子文件的責任。
這兩個國外案例,足以說明檔案在國際國內政治中的作用。
近年來,各國紛紛挖掘檔案文化遺產,積極參與世界文化工程、申報國際保護項目,并以此為途徑擴大國家影響,提升國家軟權力。截至目前,我國共有13項檔案入選《世界記憶名錄》,每一件檔案文化遺產的成功入選,都成為世界矚目的文化事件。比如南京大屠殺檔案、中國西藏元代官方檔案等成功申遺,都具有重大意義和深遠影響。
僑批檔案申遺成功后,國家檔案局與印度尼西亞檔案部門以此為資源依托,共同籌劃設計了“中印尼社會文化關系檔案展”,分別在北京和雅加達展出;福建省檔案館先后赴“海絲之路”沿線國家的近20個城市舉辦了僑批檔案展。這些檔案展現出的中國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友好往來、相知相交的歷史,是國際制度創制和實施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推進力量。
令人欣喜的是,我國各方面越來越重視檔案、善用檔案。“和平方舟”號醫院船是中國首艘專業大型醫院船,自2008年交付中國海軍投入使用以來,已經遠赴他鄉完成了十余次人道主義醫療服務。其間,海軍檔案館派出檔案人員隨艦出海,收集到了大量珍貴的文字、音像和實物檔案,以檔案獨有的形式記錄下了中國的人道主義活動。
至于經濟、文化、科技等方面,檔案的作用就更大了,這方面案例數不勝數??偟膩碚f,檔案對于一個國家的政治自信與制度自信、 社會秩序與法制建設、組織內控與社會責任、經濟建設與科技創新、人民生活與民生事業、社會信用與信任和諧、文化建構與價值傳承、國際關系與國家魅力,都具有非常大的影響。
讀+:那么,在企業層面,檔案又有什么作用?
覃兆劌:不少企事業單位還在把檔案室看成養老院,沒有意識到檔案是內部控制的重要工具,也是證明自己、保護自己的有力工具。有的單位,幾百萬元的占地補償款未見合同、收據,還有的企業把檔案室修得很漂亮,設備都是新的,可是我要求調出大樓設計圖紙的時候,卻半天也調不出來,這么重要的基礎性檔案都沒有,可見檔案工作成了擺設。
有些快速成長的企業,眼盯著前方,拼命地奔跑,很少人想到,記錄也是成長的一部分。財經作家吳曉波曾經吐槽一家著名互聯網公司:“它的檔案管理可以用糟糕兩個字來形容,很多原始文件沒有被保留下來,重要的內部會議幾乎都沒有文字記錄?!侩娮余]件來管理,很多歷史性的細節都分散于參與者的記憶和私人郵箱里?!芏嘀匾膱龊蠜]有留下任何影像——無論是照片還是視頻?!?/span>
其實,正如萬向集團董事局主席魯冠球所說,如果“企業做一天算一天,無所謂檔案工作,而真正要把企業做好,檔案工作就很重要”。根據我調研的經驗,有些企業因為檔案問題吃了虧,此后就非常重視檔案。
讀+:檔案對個人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已經超越了傳統的升學、婚姻、買房等等,當我們免押掃碼開共享單車的那一瞬間,其實“遠方”已經讀取了我們的信用檔案。
覃兆劌:我高考那年,班上有位很優秀的女同學,是我們松滋縣的狀元,就是因為“檔案丟失”,只能進入一所很不理想的學校,她受到很大刺激,后來不幸自殺。我之所以投身檔案專業,與這件事產生的“檔案印象”有很大關系。
研究檔案這么多年,特別是受有關部門委托,為科學家建立學術人生檔案的經歷告訴我,越是有文化、有知識的人,越是重視檔案。
得益于檔案研究工作,我也建立了家庭檔案。家庭檔案是對家庭記錄的結構化,是對家庭憑證信息的合目的控制,可謂之家庭“健腦”工程。我的書房里有一個專門書架放了不少檔案盒,作了簡單的分類,在提升效率、維護權益、鞏固情誼等方面,家庭檔案的管理給我帶來的好處很實在。
平日因為教學、科研和專業活動文件均妥善保存,所以填表、總結盡得其便;因為保存有學術手稿,在注引核對、選題研究方面獲益多多。
有一次因公務急著出門,臨出發發現車鑰匙丟了,急啊,但有檔案,一索“車輛管理”,備用鑰匙拿了就走。因為保存有數十年的學生名冊,在師生情誼方面更如往昔,收到學生問候,回一張他當年記錄,對方都相當感動,覺得老師記得自己、珍惜弟子。為聯系學生實習和工作,也發揮了不少作用。
這是一種檔案意識和檔案習慣,更是一種行為方式。我認為,一個社會屬性的人,應該有自己的檔案意識;一個家庭,也應該有自己的家庭檔案。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于1992年發起了“世界記憶工程”項目,截至目前,我國已有13項檔案入選《世界記憶名錄》,它們是——
1.《中國傳統音樂錄音檔案》
2.《清代內閣秘本檔》
3.《納西東巴古籍》
4.《清代科舉大金榜》
5.《清代樣式雷圖檔》
6.《本草綱目》
7.《黃帝內經》
8.《中國西藏元代官方檔案》
9.《僑批檔案》
10.《南京大屠殺檔案》
11.《甲骨文》
12.《近現代蘇州絲綢樣本檔案》
13.《清代澳門地方衙門檔案(1693年至1886年》